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14中乙球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2014中乙球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秦升,1986年11月出生,中国足球运动员,场上位置后腰,现效力于辽宁宏运足球俱乐部。 秦升出生于大连市。他的小学母校是大连最有足球传统的东北路小学。1999年7月份,山东鲁能泰山的教练郭侃峰到大连挑选球员,秦升被选中,开始在鲁能青年队效力,先后效力过江苏舜天、青岛中能、辽宁宏运、广州恒大。2012年初转会至广州恒大,2月底随队夺取2012年中国足协超级杯冠军。2013年1月,与王剑群结婚领证,并将要成为父亲。2013年11月9日随恒大获得亚冠冠军。2014年7月12日晚,中乙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官方宣布恒大国脚秦升加盟球队,将身披28号球衣。 2015年2月27日,辽宁宏运俱乐部在官方宣布签约秦升。
足协杯和足总杯一样,是英超和中超冷门的温床,但不同的是,足总杯冷门比赛可没有足协杯那么多,虽然每一年的足协杯、足总杯都是超级联赛的球队夺冠,但足协杯相对于足总杯来说,还是鸡肋了不少。
为何足协杯冷门比赛那么多,是中乙球队实力太强了吗?
当然不是,从这两年的足协杯战况来看,来自中乙的半职业半业余的球队虽然表现不错,但其在真正的技战术水平比拼、球员身体素质、球队财力比拼上仍然要差上中超、中甲的球队一截,而中乙球队之所以能频繁爆冷,跟某些中超中甲球队的选择性放弃有关,因为足协杯的比赛,其重要性远远没有联赛重要,而对于一些志在保级的球队来讲,足协杯就更加显得可有可无了,尽管足协杯的冠军有亚冠的资格,但对于非中超球队来说,最后真进了亚冠又如何?还不是要被虐?
除了战略性的放弃之外,中超、中甲球队输球还跟足协杯外援制度有关,足协杯的外援制度是按照低一级别联赛的球队的外援政策来定的,比如中超打中甲,中甲的外援只有三外援,中超就必须最多上三外援,中超、中甲打中乙的球队,则必须全华班。
外援制度也许不是最根本的因素,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对那些长期对外援有依赖性的中超、中甲球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甲球员虽说是职业的,但对外援的依赖还是蛮严重的,不上外援,中甲的国内球员其实比中乙的也好不到哪去)。
最后一点,就必须要从中乙球队的足协杯奖励制度说起了,中乙球队原本只是半职业的球队,所以球员们在收入上可没有中超、中乙那么丰厚,自然对于一些能增加收入的比赛就会变得相当上心了,而足协杯可能就是中乙球员们增加收入的最好途径,甚至一些中乙球队的老板为了赢球,会开出不菲的奖金或者奖励制度,这样一来,中乙球队的球员们踢足协杯时必然会更加的卖命,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战略性选择放弃足协杯的中甲球队时(根本就不想赢),优势就相当明显了。再者从一些ww盘口的开盘情况来看,有些比赛甚至开出了中乙让中甲平半的盘口(这种盘口足总杯,英联赛杯也有出现过,不稀奇),从这点也可以看出足协杯鸡肋程度了。
足协杯向来都是爆冷的温床。以英格兰为例,低级别球队甚至业余球队屡屡在足总杯和联赛杯里爆冷击败英超球队。中国也一样,在最近进行的足协杯第四轮的比赛里,中超球队河南建业和长春亚泰都输给了乙级球队,爆冷出局。
技不如人是不可能的。虽然中超国内球员的水平令人尴尬,但对比半职业的乙级球员,还是有着很大优势的,更何况他们还有大牌外援助阵,那可是一个顶俩的存在。
所以输球的原因只能是战略性放弃了。
首先,国内联赛商业运营水平极差,门票和球场经营收益微乎其微,像足协杯这种鸡肋赛事,除了夺冠毫无意义。对中超中下游球队来说,反正没有实力争冠,还不如主动放弃,专心参加联赛,保级才是第一要务,只有强队才会为了足协杯冠军的荣誉认真对待。
然后,中国低级别联赛风气极差,打架斗殴和恶意伤人司空见惯,再加上足协杯是他们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必然会全力以赴。而中超内外援个个身价不菲,一旦被对方踢伤,可就得不偿失了。两年前,乙级队武汉宏兴变身洪兴,在足协杯殴打江苏苏宁球员,连国脚都不放过,此事件也为中超球队敲响了警钟。
所以,目前中超各队在足协杯开始阶段,一般都是派预备队参加比赛,能赢当然最好,等进入八强之后再上主力拼冠军,不能赢也无所谓,就当锻炼队伍了。而乙级球队里也不乏从中超中甲淘汰下来的职业球员,相对之下实力差距并不大,屡屡爆冷也是情理之中。
如果认可小编的评论,请添加关注和转发点赞,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战略性放弃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还暴露球队的状态。河南建业爆冷输给中乙球队,我可以理解,毕竟他们联赛保级形势严峻,战略性的放弃说的过去。但是长春亚泰,就有点说不过去了,球队最近的状态还是很不错的,对于争夺联赛冠军无望的情况下,有点追求就不应该放弃足协杯的争夺,被中乙球队淘汰,说出去怪丢人的。
除了战略性放弃,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中国球员的实力水平低下,也难怪会有球迷会质疑,很多去掉外援的中超球队与中甲球队实力相当,而这轮足协杯的征战,按照规则,中超球队基本没有派出外援,更多的是排除替补或者预备队的球员出战,就是这样一个阵容,输给中乙球队,这值得我们去反思国内球员的水平到底有多强。
尽管只有2支中超球队遭到淘汰,但这种战略性放弃有点丢人。不管怎么说,你派出替补球员也好,预备队球员也罢,全力争胜也算是球队的追求。至少多踢两轮比赛,对于球员的锻炼价值也会得到提升,你就算是放弃,也不应该倒在中乙球队脚下,放任自由,让中超球队的非主力球员出战,全力争胜,走多远算多远。
我认为,虽然河南建业与长春亚泰派出非主力球员,但是说上场的替补球员不想赢吗?我不怎么相信,只能说还是实力不济,拿掉外援的中超预备队堪忧,即便2支球队不能代表全部,但这足够让人悲哀。
在4月24日举行的第四轮足协杯上,爆出了很大的冷门。作为两支中超球队竟然输给了低于自己两个级别的中乙球队,分别是河南建业1:2不敌沈阳城市建设以及四川九牛点球淘汰了长春亚泰。
这不得令许多球迷疑惑,作为顶级联赛的球队输给中乙球队到底是战略性放弃,还是技不如人?个人观点,中超球队之所以输给中乙球队是战略性放弃。
原因就是河南建业和长春亚泰属于中超中下游球队,几乎每个赛季都在保级。如果投入太多精力放在足协杯上,联赛成绩必然比赛会受到影响。足协杯在中超的保级球队属于鸡肋赛事,“食之无用弃之可惜”所以多会派些预备队球员。只有板凳深度够,球员实力强的球队才会重视足协杯。
无论怎么说,输给中乙球队还是有些技不如人的感觉。虽然多是预备队球员参加,但毕竟也都是中超球员。当然,足协杯爆冷的事常有发生,这样的事对于球迷来说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4月25日足协杯第四轮,河南建业1:2沈阳城市建设、长春亚泰4:5四川九牛,两支中超积分靠后的球队被中乙球队战胜。
“足协杯”对于无力争冠的中超球队来说根本就是鸡肋,输给谁都不会奇怪。
中超联赛竞争越来越激烈,建业、亚泰都面临的保级压力,球队整体实力有限,无法应对联赛、足协杯双线作战,战略性放弃足协杯应该是他们输球的主要原因。
实力上,就算是全华班的中超弱队其实力也是超过中乙球队的,输球除了球队战略取胜欲望不强,另一个原因就是中超球队与中乙球队球员的心态不一样。中超球员的薪资待遇水平远高于中乙球员,中乙球员更看重足协杯的赢球奖励,所以比赛很努力,拼搏精神很强。而中超球员为了避免出现伤病,影响联赛出战时间降低薪资,比赛中比较保守发挥不出百分百的战斗力。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目前分成三个等级,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和中国足球乙级联赛。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创立于2004年,是中国职业足球的金字塔尖,顶级联赛。2018赛季的中超联赛一共有16支球队,赛季结束后,排名靠前的三支球队和足协杯冠军有资格参加下一赛季的亚冠联赛,而中超第15名和第16名将会降级跌入中甲。
2018赛季的中甲联赛也有16支球队参加,赛季结束后,前两名将升入中超联赛,后两名将降入中乙联赛,中甲倒数第三名将和乙级联赛第三名进行附加赛,胜利者进入下赛季的中甲联赛,失利者进入下赛季的中乙联赛。目前武汉卓尔领跑,有很大机会冲超。
中乙联赛2018赛季有28支球队参加,按照地域分成南北两个赛区,每个赛区14支球队,经过26轮比赛之后,南北两个赛区的前四名共八支球队进入淘汰赛阶段,淘汰赛采取两回合主客场的制度,最终乙级联赛前两名升入中甲,第三名参加附加赛。
以上三级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情况。业余联赛总体来说是不分级别的,只是分成地区来打,首先一支业余球队成立后,要参加所在市的正式比赛,获得资格后参加大区赛,在大区赛获得前四名的球队(或者是往年年终总决赛排名靠前的球队,往往会获得额外的参加总决赛的资格),会参加全国的年终总决赛,以主客场两回合淘汰赛的形式,最后决出这一年的业余联赛年终总决赛的排名,按照2017年的规定,业余联赛前四名的球队,获得下赛季中乙联赛的准入资格,在体育场、俱乐部建设等条件经过中国足协的准入考察之后,将会获得参加下赛季乙级联赛的资格,而业余联赛的第五名和第六名,将和这一年乙级联赛的后两名进行主客场两回合的淘汰赛,胜者也将获得中乙联赛准入资格,输掉比赛的下一年只能参加业余联赛。这是以往的情况,2017年9月,中国足协发布文件,2018赛季的中国足球业余联赛正式更改名字,改成2018中国足球冠军联赛,虽然名称听起来高大上,但是冠军联赛依然是业余联赛,在足协的文件中,对冠军的联赛的定位是“向上对接中国足协职业联赛,向下对接中国足协地方会员协会联赛。以扩大中国足球人口,培育足球土壤和足球文化”,很显然,目前的中国足球冠军联赛依然是业余联赛,但是明显的慢慢在向职业联赛靠拢也是不争的事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14中乙球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14中乙球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