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乙各级梯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乙各级梯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4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2019中乙俱乐部所在城市支持俱乐部发展座谈会上,确实提出了中乙扩军到64支队的改革方案,具体模式就是在现有中乙球队的基础上,引入中超和中甲俱乐部梯队,形成64支参赛队规模,并分两组,按联赛模式展开角逐。
目前,2019赛季中乙联赛共有32支队参赛,其中南北区各有16支。这32支队都是独立的法人足球俱乐部旗下的球队,与中超、中甲球队没有直接关联,只有个别队被形容为某中超或中甲队的“卫星球队”。比如,位于北区的淄博蹴鞠,因有不少球员来自中超豪门山东鲁能泰山,因而被称为鲁能的“卫星球队”。
按照未来的设想,目前这32支队将继续独立参加中乙联赛,不过是参加中乙A(或者叫别的名字)组别联赛,至于中乙B,就是要留给中超、中甲梯队。目前,中超和中甲联赛各有16支队参赛,如果都派梯队参加中乙联赛,那正好也可以组成32支队。当然,2020赛季中甲将扩军至18支队,即2020赛季中超和中甲共有34支队参赛,而且相当时期内参赛队总数只会比这个多,这也意味着可能以升降级模式来调节中超、中甲梯队参加中乙B的数量。
升降级方面,中乙A应该还会继续实行现在的升降级模式,只不过数量和形式上会有所调整,比如直接升降级和附加赛升降级方案可能会有调整。但中乙B的升降级方案可能会比较复杂,毕竟,同一个俱乐部不可能有2支队参加中超或中甲。这种情况下,需要统筹考虑。
让中超、中甲梯队参加中乙联赛,是个新生事物,现在也只停留在设想阶段,距离具体实施还有一段时间,包括升降级等在内的具体实施方案,还有待中国足协和相关俱乐部进一步研究确定。
问答之间,畅所欲言;欢迎点赞,或者拍砖。
对于这个说法,我并不认同!尽管中国足球水平不高,但是球员之间还是有差距的,对于目前的三级联赛,本土球员的个人能力也是有好差之分的,同样也是分为三个档次的!
大家都知道中乙的球队,升上中甲,中甲的球队升上中超。好多的球员都会被换掉,而且升班马通常第一年的目标就是保级,为啥啊,球队实力不够啊!那么影响球队实力的决定因素就是,球员的个人能力!就拿今年的中甲冠军青岛黄海来说,他们队中的这些球员,年龄偏大,相信球队在休赛季,肯定要进行人员升级,也包括外援在内,之所以升级,那是球员达不到中超的水平!
那么,不同级别联赛,球员能力差距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有三点,其一,球员的身体素质,中超的节奏更快,对球员体能的要求更高,打个比方,有些年龄偏大的球员到了打不了中超了,但是到了中甲仍就是主力,这说明中甲联赛对体能要求并不高。其二,球员对战术的执行能力,同样的反击,同样的传控,不同的球员打出来不一样,有的是行云流水,而有的却磕磕绊绊。其三,球员的比赛经验,比如,王栋,38岁了,打中甲仍就厉害,那就是经验丰富!
另外,不仅不同级别联赛的球员,水平有差距,就连同一联赛的球员也是有差距,争冠球队,和保级球队,球员能力也不一样!那么对于这问题,有些国外教练可能就认为,中国的球员水平都一样,所以他们在选择时,就是随便选,比如国奥队的希丁克,平时不关注联赛,只有比赛时才过来,而最后的选人没有任何标准,这也导致国奥队打不出成绩,热身赛都踢不好,最后也导致他的下课!
个人不认同
很明显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是没有踢过球的,甚至说连中超、中甲、中乙现场的比赛都没看过几场,仅此媒体的言语和电视转播镜头一拍脑门得出的结论。中国足球水平是差,但内部还是有优劣等级之分的。个人所在的北方省城和所在地市刚好有一支中超球队与中乙球队,两队的差距肉眼清晰可见;在年初中超球队母公司收购小编所在城市中乙球队后进行了注资、引援并且将一些梯队和老球员放到了这支球队,水平立马有肉眼可见的区别。
各个级别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像中超顶级球队与中下游球队都是有很大差距的,不光在于外援身上。如果有踢过足球的大概会有体会,一些职业队退下来的胖大叔,都是碾压所有业余选手的存在,这已经是抛开巅峰速度的条件下。
国内舆论环境不好,中国足球什么水平其实球迷心里都有数
中国足球的现状就是雪中送炭的人少,釜底抽薪的人太多。我们的水平已经是亚洲二流,不然为何足协急匆匆的开启归化,不就是为了让球迷不那么难堪让大家面子上过得去吗。相反亚洲其他国家通过归化、集中制军训等让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一个拔高,我们缓慢的进步已经变成了相对而言的落后。
当蒿俊闵留洋回来,张稀哲在德甲提不上球时,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最好的球员已经远远落后于五大联赛水平;武磊只是我们未来计划的一个试金石,看看中国最好的球员目前到底与世界舞台有多大差距,现在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足球究竟是什么德性大家都知道,可媒体的渲染让很多人有了不应该有的期待,将球迷单纯的支持转化为球员不赢就是对不起球迷的混蛋。理是那么个理,球员为球迷奉献胜利是天经地义的,可实际上不是球员不尽力是水平真的有差距,我不觉得在2019年还有国足球员在场上怠工,大家已经真的没有那个资本浑水摸鱼了。
外援是中超球队在亚洲赛场的遮羞布
实话实说,中超球队启用外援政策这么多年了,各家球队有能力投入的也都跟上了,没能力的也就投不起了。所以顶级强队外援强,国内球员也强。大家同时弃用外援用全华班的话,仅以中超联赛来讲几个层次之间还是会十分明显。只能说在一个梯队内的排名会有改变。足球是有天赋论的,在中国能吃上这碗饭的也算是突破青训重围了,那好的自然能被大家看见,能力不够的就只能下沉了。懂的人自然懂的我说的突破重围是什么意思。
然而在亚冠赛场,各队外援的能力直接决定了这支球队在亚冠赛场的竞争力。没办法,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了,当年恒大可以用703的战术去横扫亚洲,可现在外援能力越来越强身价越来越高,彼此之间的差距却越来越小。
随着中国足球的持续火爆,不仅是中超联赛的不断投入,中甲和中乙联赛的投入也不断水涨船高,要说中甲赛季投入一个亿的话,应该是中上等的水平,但是冲超的话难度应该不小。中乙如果投入5000万的话,那基本就可以完成中甲。
中甲:
中甲球队这几年的投入不断增加,要想保级的话最少也要3000万以上,一般中游球队都要5000-8000万,争冠的话绝对需要一个亿之上,像去年的武汉卓尔、深圳佳兆业等球队,号称一个赛季投入了三亿以上,但最终都没有完成冲超。
今年的梅县铁汉也计划是三个亿的预算,他们签下的阿洛伊西奥和穆里奇,光年薪都是500万美元以上,全队的球员和教练的薪资支出都是上亿了,这还不包括球队的引援、运营的一系列支出。
如果大略算的话,球队赢球奖最少30万的话,一年也要近千万的支出;球队主场租金、安保、转播等费用每场比赛也在30万左右,整个赛季的话差不多500万;还有球队的交通、住宿、训练等等的支出也不少。
中乙:
中乙球队每年投入5000万的话,估计冲甲是没问题的,因为中乙球队不能引进外援,要想冲甲的话就必须引进好的国内球员,所以5000万预算的话,球队建设已经绰绰有余了,只要保持稳定的话,5000万的话冲甲妥妥的。
所以,中甲投入一个亿的话属于中上游吧,但是想冲超的话难度有点大,因为冲超球队的投入都在两个亿以上了。中乙的话5000万绝对够用,冲甲的话基本没什么问题的。
大家好,我是静子,祝大家新年快乐,欢迎关注我哦!
首先作为一名球迷,这几年关注过中甲与中乙联赛,对其中投入有一定了解!首先中甲投入一个亿也只能混混保级队伍,原因有这几点,1.中甲可以配备外援,上场3名,可以拥有多名。18赛季的梅县铁汉的外援即为中超水准,这绝不是1个亿就能搞定的。2.除去基本工资待遇外,中国联赛的奖金制度是吸引或激励球员上场拼搏的一个主要因素。3.中甲,中乙基本全部由职业球员组成,那么职业球员所有日常开销基本由俱乐部承担。4.中国足球新政,要有梯队,U23球员上场等,刺激了足球市场氛围!
所以综合以上几点:中甲投入一个亿基本是降级队伍,如上赛季的容大,丽江,球队无赞助商,球衣广告,政府投入少等!中乙虽然无外援,但如想更近一步是必要引入高水平内援,如中甲或中超老将,5000万的投入也是不高的,但应该保级问题相对不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乙各级梯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乙各级梯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